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国际足球 > 英超 > 正文

“70后”VS“60后” 劳模与艺术家的对决

2010年09月05日13:59足球俱乐部我要评论(0)
字号:T|T

“70后”VS“60后” 劳模与艺术家的对决

60后的博格坎普+70后的亨利,撑起了阿森纳最辉煌的时刻

“60后”代表:马拉多纳、巴雷西、莱因克尔、马特乌斯、弗朗西斯科利、里杰卡尔德、古利特、舒梅切尔、贝尔戈米、范巴斯滕、克林斯曼、维亚利、哈吉、威赫、坎通纳、佐拉、罗马里奥、斯托伊奇科夫、萨维切维奇、巴乔、萨默尔、卡尼吉亚、加斯科因、马尔蒂尼、德尚、苏克、埃芬博格、巴蒂斯图塔、卡恩、博格坎普、利扎拉祖……

马拉多纳、罗伯特·巴乔、荷兰三剑客……提及球迷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名字,我们就会梦回上世纪60年代,想起那些为足球冲动一回不问乐与悲的单纯日子,想起那些带走我们心跳的巨星。

关于“60后”球星与“70后”球星的任何比较,都无法脱离彼此的时代背景,否则所有的分析都可能失之客观。“60后”的足球人有着强烈的浪漫情怀,足球对于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享受,在资讯尚不发达的年头,他们可以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足球上,而完全无需理会铺天盖地的广告邀约、媒体的批评挖苦和狗仔的如影随形。彼时博斯曼法案尚未生效,“60后”球星受到的诱惑并不多,他们可以更专注比赛,更容易寻找足球本原的快乐。“70后”球星则不然,他们永远是镁光灯的焦点,一旦发挥稍有起伏,就会遭到专家和球迷言辞激烈的炮轰,他们的生存环境要比“60后”球星严苛许多。“70后”球星的比赛密度远非前辈可比,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花费不少精力参与赞助商活动、广告拍摄以及应付俱乐部的商业比赛。当单纯的足球沾上了太多的功利气息,“70后”球星对足球的热爱和兴趣,一定无法与“60后”相提并论,他们已经被自己的职业折磨得身心俱疲了。

要是1986年世界杯前除了阿根廷之外的各参赛队,都能够得到关于马拉多纳技术特点的详细介绍和他多场实战的录像带,球王能否在墨西哥之夏如此火爆还未可知。我们并没有贬低马拉多纳的意思,阿根廷巨星的能力摆在那里,但在墨西哥世界杯打响前,各队对潘帕斯之鹰的核心战将了解不够多,这导致他们在防守马拉多纳时缺少办法。莱因克尔、巴乔、克林斯曼、巴蒂斯图塔等“60后”巨星的世界杯首演大获成功,同样与当时资讯欠发达的大环境不无关系。范巴斯滕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意大利媒体对荷兰射手连篇累牍的报道,使米兰杀星成为了对手的眼中钉、肉中刺,一代天骄赖以生存的双腿被形形色色的后卫搞得伤痕累累,最终导致“史上最优雅中锋”英年早退。较之于接近传说的“60后”巨星,“70后”球星身上少了许多神秘气息,早已成为被研究对象的他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混得比别人好,比如在场上大范围穿插跑动寻找机会,或者通过与队友换位、利用节奏变化等手段与对手周旋。与更具艺术家气质的“60后”球星相比,“70后”的名腿个个都是如假包换的劳模,他们如果不这么做,就很可能湮没在浩浩荡荡的足球人潮中。

“60后”球星的技术含量和整体水平比“70后”球星稍强,这从历届欧洲金球奖得主中可以窥见一斑。欧洲金球奖创始于1956年,从1986年苏联球星别拉诺夫(Igor Belanov,生于1960年9月27日)成为首位获奖的“60后”开始,这拨不世出的天才连续11次荣膺这一奖项,让我们记住那些闪耀的名字吧:别拉诺夫、古利特、范巴斯滕(3次)、马特乌斯、帕潘、巴乔、斯托伊奇科夫、威赫、萨默尔。“70后”球星在欧洲足坛的统治力和影响力较“60后”相对逊色,从1997年至2009年的13届欧洲金球奖评选中,“70后”球星只占据了其中9席,未能达到“60后”11连庄的伟业。

足球是勇敢者的游戏,“60后”球星的显著特点就是不仅球技出色,而且我行我素,放荡不羁,他们的炫酷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发自内心的随性之举。球王马拉多纳是天使和魔鬼的结合体,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对英格兰之战,他上演了引发诸多争议的“上帝之手”,之后又打入了惊爆眼球的世纪进球,年轻时的老马还常常因按捺不住脾气在球场上吃红牌。同样的狠角色还有不少,坎通纳飞踹水晶宫球迷,迪卡尼奥怒推裁判,卡恩冲俱乐部队友怒吼,斯托伊奇科夫的火暴脾气、加斯科因的搞怪调皮,都令球迷瞠目结舌。当然,“60后”球星并不是无事生非的主儿,他们的牛气和嚣张很大程度上源于恃才放旷。与前辈相比,“70后”球星相对要收敛得多,基恩式的混球只是非主流,加图索、维埃拉虽然球风硬朗但并不粗野,倒是“70后”的代表人物齐达内眼里揉不得沙子,1998年世界杯他就曾因蹬踏沙特球员染红离场,八年后的德国世界杯决赛,他又因无法忍受马特拉齐的挑衅祭出铁头功,从个性上来看,他与马拉多纳倒是有些一脉相承。伴随着足球规则的不断改进,“70后”球员动作稍大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当背后铲人、肘击、蹬踏甚至稍微激烈的争抢都可能招致主裁判的红黄牌,他们自然不敢轻易以身试法,“60后”球星当时面临的大环境则要宽松得多,这也是老马们敢于张扬个性的一大因素。

“60后”的巨星级人物不少,但对于中国球迷来说,知道他们往往是因为其在大赛上的出色表现。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被称为马拉多纳的世界杯,随着阿根廷队的登顶,这个1.68米的小个子也迅速红遍全世界,许多观看了墨西哥世界杯官方纪录片的中国球迷也对马拉多纳奉若神明。范巴斯滕在1988年欧洲杯决赛上的零角度射门无懈可击,1992年的欧洲杯成就了丹麦神话,也成全了舒梅切尔,罗马尼亚的足球名片哈吉则是在1994年世界杯上扬名立万的,克林斯曼、萨默尔、莱因克尔、埃芬博格和加斯科因等球星的成名,也与他们在大赛上的出色表现密切相关。“70后”球星则不然,他们在俱乐部的表现更为球迷所熟知,当然这也要拜蓬勃发展的电视传媒和伟大的互联网所赐。时代的进步让我们有N种手段观看“70后”球星的表演,而在十多年前,我们要想得到“60后”球星的资讯,就只能依靠报纸、杂志和电视。请原谅绝大多数球迷对“70后”球星更有感情,只怪“60后”未能赶上传媒业的黄金时代,大赛(世界杯、欧洲杯)毕竟每两年举办一届,哪能与如今单赛季动辄几十场的俱乐部比赛相提并论呢?

“60后”球星更崇尚技术,蝴蝶穿花式的盘带和赏心悦目的突进,在他们脚下不过是小菜一碟。马拉多纳的世纪进球至今仍是世界杯历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忧郁王子”巴乔在1990年世界杯意大利对捷克斯洛伐克一战中也有过千里走单骑的表演,苏克和佐拉的左脚都灵活得可以拉小提琴,“冰王子”博格坎普、“乌拉圭王子”弗朗西斯科利乃至貌似拙手笨脚的加扎,随便挑一个都可以将防守球员晃成白痴。“70后”球星在技术方面略逊于“60后”,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功没有前辈扎实,另一方面伴随着现代足球越来越趋向高节奏强对抗,“70后”球星变得更加务实,将球粘在脚下不断突破的踢法已经不流行了。尽管如此,齐达内、里克尔梅、罗纳尔多和亨利等“70后”球星的技术能力完全可以与“60后”有得一拼,但更多的“70后”球员则已经习惯了扮演团队流水线上的组装工人,他们都是各自位置上的行家里手,不过想象力、创造力之类的东西,已经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