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2010青奥会 > 正文

新加坡青奥会场馆启示录:小场馆蕴含大智慧

2010年08月22日10:48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新华网新加坡8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岳东兴 马向菲 丁其林)一些来新加坡采访的国内同行们,常常会对这里简单、经济的小场馆颇为不屑,认为有些寒酸得过头,简直配不上青奥会这样奥运字头的大赛。“四年之后,看南京吧,一定比这个好得多!”。

这样的声音听到过很多,既让人感到自豪,也有一些不安。是啊,中国举办过全运会的城市,场馆硬件条件哪一个拿到世界上不是响当当的一流水准,举办奥运会都符合条件,更何况只是个青奥会?

但是,一想到赛后利用,想到为此付出的巨大财力、人力,想到如何惠及民生、如何让全民健身分享这些遗产等方面,新加坡人的底气显然更足,他们通过青奥会的举办对此更有发言权。

利用到极致的旧场馆

本届青奥会,新加坡大小18个场馆真正意义上的新建场馆几乎没有,组织者或是对旧的场馆进行改造、扩建,或是利用公园、水库、海滩等公共设施。而值得一提的是,现有场馆中有的是当地体校的财产,有的是公共的运动场所,有的是足球俱乐部的主赛场,虽然所属权各异,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仅常年对居民开放,而且大多免费。

对此,正在这里“取经的”南京青奥组委会挂职实习团深有感触。

副团长朱晓军说,新加坡人可以说对现有场馆利用到了极致。比如,46%的比赛项目所用的都是临时场馆设施,70%项目的赛场看台都是临时改建的,还有赛场的绝大部分功能区也是临时搭建的。比赛一结束,这些设施就会被拆除,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个场馆大都将立即对当地社区居民开放,重新回到以往的利用状态,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还有,他们的赛艇、皮划艇场地是在水库的泄洪航道上改建的,铁人三项的场地是在海边临时搭建的,柔道、拳击、跆拳道、手球、击剑等项目都是在国际会展中心的展厅里改建的。所以,比赛一结束,这些设施都会马上拆除,当地居民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

小场馆的大智慧

坐落在新加坡中心地带的碧山(Bishan)体育中心,是本次青奥会田径和体操两个项目的比赛地。据记者了解,这里的田径场有4000个座位,体操馆有2000个座位,“容量”确实不算大。

但小有小的好处。每到比赛时候,场馆总能坐得满满当当,而且人声鼎沸,热闹不已。此外,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这更是一大幸事。记者每次穿梭于工作间、看台、混合采访区,往往几步就到,大大节省了时间,一同采访的各国记者也都有同感。

那么,这样的条件能否满足青奥会的要求?青奥会场馆到底需要多高的规格?

碧山体育场的场馆经理塞斯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对于青奥会,我们的场馆足够了。我们做的就是如何让奥运元素融入到现有场馆中,而不是盲目的大盖特建。否则大赛一完,哪有那么多人用?”

塞斯的一问,不禁想到国内的一些城市在举办综合性运动会时,为了讲究大而全的排场,建了许多世界一流、规模巨大的场馆。但是,不仅比赛时入座的观众不多,空旷的赛场回音清晰,而且大赛一完,许多在当地没有群众基础的项目场馆就成了摆设,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塞斯的观点也得到了朱晓军的认同。“新加坡青奥会的场馆设施较为简单,体现了节俭办赛的理念,而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对于青奥会的一个定位。那就是,在原则上,承办城市如果有旧的场馆,就要充分利用、改造,不应该再建新场馆。”

的确,对于青奥会,国际奥委会规定每个代表团参赛人数最多70人,这就意味着各队每个项目的参赛人数平均两、三人。这样看来,新加坡的这些“社区场馆”在承办青奥会上的确绰绰有余,从这点来说,新加坡人的准确定位可谓经济合理。

全民共享青奥遗产

与新加坡相比,四年之后的举办地南京,硬件条件无疑更胜一筹,因为这里曾举办过全运会,一流的场馆比比皆是。

对此,朱晓军赞成。他说,南京的现有场馆条件确实高于新加坡方面,这是南京的优势。但南京最需要改进的还是各方面的“软实力”。而且,青奥会的遗产如何落到实处、得到最大发挥,如何惠及当地青少年和居民,以及在场馆赛后利用方面,都是未来南京组委会需要继续摸索的。

在这方面,新加坡做了很好的榜样。拿碧山体育中心来说,据塞斯介绍,这些场馆都建了十多年了,是周边社区居民经常锻炼的场所。

“我们的田径场,其实是一家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平时,塑胶跑道一周七天都对居民免费开放,好多人会来这里散步、小跑。为了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赛前改造我们尽可能缩短工期,而等青奥会一结束,大概用不了一个月,我们就能把需要拆的设施拆掉,居民马上就可以回来健身。”塞斯说。

足球俱乐部的场地都对当地居民开放?这在中国记者看来是新闻。

在国内,一些学校的体育设施都对民众大门紧闭,即便是新修建的大型场馆,能做到对当地市民长期开放的更是不多,新加坡人的这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不得不让人称赞。

对此,朱晓军也感触颇深。他说,除了这些比赛场馆外,通过这些天走访,发现新加坡的体育设施颇为齐全,都和所在社区的居民紧密相连。比如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在城市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正好满足了青奥会对训练场地数量要求多的特点。

这样一比较,与其说新加坡人节俭办赛,不如说是他们的全民健身带动了场馆建设。而更为重要的是,等大赛一结束,更高质量的设施将会让当地的居民从中得到更大实惠。

对于青奥遗产,同样在这里调研的挂职实习团团长夏海鸣有着他的见解。他说,其实早在青奥会开始前,这里的组委会就借着青奥会的“东风”,让该国的教育部门参与其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青少年“卓越、友谊”等方面的人文教育,整个青奥会的前前后后,可以说是对当地青少年进行了一次文化教育洗礼。

由此可见,无论赛场利用,还是精神传承,新加坡人可以说将青奥遗产处处体现,将青奥的文教活动处处落实。

虽然在场馆上看似“小气”,但其中却包含了大智慧。毕竟,举办首届青奥会的他们,目标只是做个“开路先锋”;毕竟,青奥会只是个注重文化交流、教育传承的“小奥运”舞台。

(新华网)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