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正文

深圳里外兼修迎接大运 欲打造最成功大运会

字号:T|T

大运盛会是“面子” 城市发展是“里子”

深圳“里外兼修”迎大运

陈晓薇

2007年1月17日,意大利都灵,深圳成功申办大运会,深圳代表团举起了庆祝胜利的横幅:“2011,深圳见!”

今天,2010年8月12日,距离大运会正式开幕整整还有365天;距离2007年1月17日凌晨2时43分深圳成功获得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主办权,整整过去了3年零6个月26天。

往前翻看这1300多个日日夜夜,如果说大运盛会是面子,城市发展是里子,那么,深圳这次是“里外兼修”迎大运。

如何“修”?又“修”得如何?

今天,在大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盘点深圳前三年筹办大运会的关键词,回味三年来的阶段性心得,然后,从这里开始,冲刺!

理念

办“办赛事”

更是“办城市”

大运会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承办的最重大的一次全球性体育盛会,荣耀之下的深圳面临许多全新课题。千头万绪中,主办城市要将一届大型体育运动会作为体育大事来办还是城市大事来办,是首先要研究的问题。

2007年3月,深圳申大成功一个多月后,本报记者曾在北京专访了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请他为深圳办好大运会支招。谈及城市对运动会的定位,魏纪中的核心观点是,不是城市为运动会服务,而是运动会为满足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服务。他认为,深圳要将大运会与城市长远规划结合起来,让大运会留下“灯塔”般的亮点,而不是一闪而过的亮点,因为只有“灯塔”般的亮点能在赛事结束后长久照亮城市的发展。

现在回过头来看,深圳在筹办过程中秉持的“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办会理念,与当时魏纪中的观点有着惊人的契合。

在筹办过程中,全市从上到下形成共识,即大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是深圳推进城市发展进步和国际化进程的“助推器”,深圳应该借助大运会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文明以及市民素质,通过大运会的筹办,为市民谋福利,为城市谋发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曾说过,大运会要实现国际大体联满意、参赛人员单位满意、深圳市民满意“三个满意”的目标,其中,让市民满意是最后的落脚点。

前两个“满意”,是针对办好赛事而言,第三个“让市民满意”,是针对办好城市而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深圳筹办大运会,更看重城市发展这个“里子”。正如深圳大运会执委会副主席、大运会执行局局长梁道行所言,大运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赛事,还在于赛事之外。把赛事办好了,是大运会狭义上的成功,广义的成功是我们能够通过办赛事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这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花钱

能花一分钱决不花两分钱

大运是国际盛会,对于城市的对外形象而言,也是一个添光增彩的“面子”,同样要想办法办得风光、得体,为此,钱,是免不了要花的。

如何“花钱”,市民一直在关注。筹办过程也伴随着这样的冷思考和提醒——要避免“奢华”大运,要防止城市财力过度透支从而使城市发展掉入大运“陷阱”。

节俭办大运,成为了深圳筹办的一个指导思想。

市委书记王荣就多次要求各组织单位在大运会筹备过程中一切以简洁节省为主。市长许勤不久前在视察大运场馆建设工作时也强调,要把“节俭办事”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和原则贯彻到大运筹办工作中去,“能花一分钱决不花两分钱”。同时,各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防止出现不廉洁的行为,防止出现腐败的案件。

“大运会要办得精彩,精彩不等于花钱多,精彩是要靠我们的想象,靠我们的智慧。”大运执行局局长梁道行说。

比如,市场开发是节俭办大运的重要措施。在这方面,深圳参照了奥运会的做法,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更灵活的办法,把门槛降低,让一些中小企业参与进来,成为大运的赞助商和合作伙伴。截至今年6月,深圳大运会共计签约23家赞助企业。

再如,大运村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统一规划、建设,运动员公寓赛后将成为新校区的学生公寓,运动员餐厅赛后将成为学生食堂,商业中心在赛后将成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用房等。

此外,大运筹办还用专业管好“钱袋子”。准确的财务预算、高效的财务运行是保障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筹备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与关键。今年3月,曾为北京奥运会会计服务供应商的普华永道咨询公司,正式成为大运会财会服务独家供应商,将为大运会提供预算规划、税务服务、财务管理的咨询服务以及其他相关方面的专业服务。

学习

“大运会”求教北京奥运会

深圳筹办大运,是一次“新手上路”。三年来,深圳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取经,虚心请教。

比如,2007年的曼谷大运会和2009年的贝尔格莱德大运会,深圳都派出专门的代表团前往观摩,既借鉴“前辈”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也吸取别人的教训和不足弥补深圳筹办“漏洞”。

更重要的,是求教北京。北京在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当年,也举办过一届大运会。大运会和奥运会的双重经验,使北京这个“老师”显得更为重要和不可替代。

今年2月,深圳组成规模庞大的党政代表团考察京津沪三地,而考察北京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充分借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宝贵经验,推进深圳大运会各项筹办工作的顺利开展。

考察中,深圳还善于借用“外脑”,向全程深度参与了北京大运会和奥运会主要组织工作的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发出了盛情邀请,希望他能够担任深圳大运会组织工作的高级顾问,而刘敬民愉快地接受了深圳的邀请。这无疑将为深圳筹办增添一笔重要“智囊财富”。

行动

全城动员全城参与

“世界给予深圳一个机会,深圳将还给世界一个奇迹。”这是深圳去年迎回大运会会旗时向世界的承诺。

筹办和举办大运,是对深圳的基础建设、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开发能力的全方位检验和考验。要创造“大运奇迹”,需要决心,更需要行动。

三年来,从以“畅通大运”为目标完善城市交通功能,到日夜奋战建设比赛场馆;从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提升行动,到举办大运文化节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从打造大运文化品牌,到启动志愿者招募计划,深圳可谓全城动员,全城“应战”。

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全民参与的热情:按照规划,深圳大运计划招募赛会志愿者2万人、城市志愿者4万人以及社会志愿者10万人服务大运会,目前首批500名赛会骨干志愿者已招募完毕并开始培训,赛会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近六万人。

有许多场合可以见证市民的责任。比如,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旁观广州亚运会筹办,深圳的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借鉴有益经验、吸取个别教训出发,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对深圳成功举办一次“深圳市民满意”的大运的宝贵建议,包括如何处理大运工程的“扰民”问题、如何办一场朴实、环保及服务优质的大运等。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或许可以俯瞰到这种“全城”动员的图景。一个例子是,今年7月29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会“深圳特别活动日”的启动仪式现场,市长许勤亲自在两张专门为深圳大运会制作、加盖世博会邮戳的明信片上签字,投进“2011,深圳邀请你”信箱,寄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的朋友,以此向世界发出邀请。另一个例子是,2009年5月,深圳一批大学生自行车爱好者从鸟巢出发,展开一场“大运文化骑行”活动,历时2个月,行程5500公里,在全国高校掀起一股大运热风。

从一市之长到普通市民,从组织行动到自发而为,深圳人的脑海中已经提前输入“东道主”的意识与责任,而这正是“大运奇迹”的基石所在。

评价

“深圳的工作是皇冠上的珍珠”

今年5月,在深圳参加国际大体联执委会会议的委员们兵分多路,考察了龙岗区、宝安区和福田区的大运场馆及相应设施。考察结束后,委员们评价——深圳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和放心的答卷。

“如果我的时光能倒流回到年轻的时候,我真想参加深圳大运会!”86岁高龄的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更是用这样一种热切的梦想,表达了对深圳大运会筹办工作的赞许。在与市委书记王荣的会见中,基里安说:“当我将大运会会旗交给你的时候,曾说这面会旗意味着重大的责任。今天我到深圳访问,看到你的责任和深圳的责任都得到圆满的履行。你们的工作就是皇冠上的那颗珍珠。”

基里安老人从“办赛事”的角度,看到了深圳筹办大运的珍珠光芒。深圳人从“办城市”的角度,亦可以感受城市发展在三年大运筹办过程中的收获,比如,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城市形象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取得长足进步,市民的凝聚力和家园意识大大增强。

这是深圳人1300多天“里外兼修”的成果。

今天,我们将朝着“举办一届更精彩、更成功、更具影响力的大运会”这一梦想高声喊出“365天”的倒计时。此时的深圳人,更加自信!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