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体育腾讯体育 > 综合体育 > 萨马兰奇逝世 > 正文

萨马兰奇的中国结:他是奥林匹克真正的教父

2010年05月07日09:18东方体育日报网顾晨我要评论(0)
字号:T|T

萨马兰奇,这位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教父”,对于中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某种程度上,萨翁和“福娃”并无二致,都是十三亿中国人的奥运吉祥物。2008年8月的一天,奥林匹克收藏者赵晓凯同朋友喝了一杯啤酒,急忙开车赶回家。在北三环健翔桥附近被交警拦住。

“为什么开车还要喝酒啊?”

“实在是高兴啊!见到了老萨!”赵晓凯赶紧拿出同萨翁在北京饭店的合影,小心翼翼递到交警手中。“下次一定要注意啊!”仔细审查了一番相片,交警挥手放行。同样神奇的功能出现在湖北老者张晏生身上。2008年8月的一天,老张背着锣鼓来到天安门广场,准备面对全世界的游人唱一曲湖北道情,抒发心中喜悦。值勤武警按例将他拦下,但当老张出示了萨马兰奇的签名照片后,被同样崇敬萨翁的战士放行。

32年前的4月21日,萨马兰奇第一次访问中国;2010年的4月21日,萨马兰奇告别这个世界。萨马兰奇同中国这片热土,确实有一种神秘的缘分和情分。多年以前,萨马兰奇访问中国,询问陪同他的何振梁:“我的中文名字是什么含义?”何振梁比喻为“手持奇异兰花,骑在马上的菩萨”。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这位慈祥的加泰罗尼亚老人就仿佛一尊菩萨,将奥运带到中国。

在全球角度下的萨马兰奇,同中国视野下的“老萨”反差明显。无论是英国人詹宁斯在《五环贵族》中描述的“独裁者”,还是弗拉基米尔·波波夫在《克格勃的棋局》指出的“间谍”,都试图揭露光环背后的萨马兰奇。但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萨马兰奇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萨马兰奇在中国所到之处,人们或昵称“老萨”,或尊称“萨老”,萨马兰奇报以中国人慈祥的微笑。“30年来我29次访问中国。我从中国收获了爱和友谊,也学会了爱与尊重中国人民。”在全程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比赛后,回到西班牙的萨马兰奇在《先锋报》上发表文章《我为什么爱中国》。其中他说道,“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非常记忆力的民族,中国人民会牢记患难之交,永远不会忘记在患难时刻与自己站在一起的人。”

作为一位改革者和实干家,萨翁借助奥运五环消弥政治矛盾,化解民族恩怨,尽力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建立一种普世价值观,开创了现代奥运会的新局面,更是这位奥林匹克“教父”的贡献所在。中国人民不会忘记他,奥林匹克永远铭记他。

和萨翁通信的这20年

“萨老去世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悲伤,当时就想去西班牙参加他的葬礼,但是我的条件又不允许,于是我总想着要给他献上一束鲜花。”

提起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67岁的湖北老人张晏生声音顿时高了起来。这位同老萨书信往来将近二十年的老者,于萨马兰奇去世五天之后,赶赴京城在老萨的两座雕像前敬献鲜花,寄托哀思。

北京奥运收到他寄来的包裹

1991年3月21日,张晏生第一次在报纸看到北京要申办奥运会的消息,他和妻子激动不已。当天,他就和妻子拿出一半的工资捐给北京奥申委,并向全国职工发出一封倡议书,倡议每人每月节约1元钱,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随后,张晏生把这封倡议书寄给了萨马兰奇,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翁表达中国人民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心情。遗憾的是,张晏生没收到回信。

2000年9月20日,悉尼奥运会开幕当天,张晏生向萨马兰奇发出了第二封信,他在信中说:中国北京有能力办好奥运会,希望国际奥委会能把2008年奥运会交给北京承办。“当时,萨马兰奇恰巧因夫人去世回国去了,我估计他可能收不到我的信。”张晏生回忆说。

一年之后,2001年的7月12日晚上,就在国际奥委会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地的前一天,张晏生同时收到了萨马兰奇寄来的两个包裹。这让张晏生突然明白:“我寄去的两封信他肯定都收到了,而他回复的时间选择和拿捏得可谓恰到好处,也许他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他对北京申奥的态度吧。”果然,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

在张晏生与萨马兰奇近20年间的信件交往中,张晏生总共给萨马兰奇写了15封信,也收到萨马兰奇寄来的11封邮件和25件礼品。“其中包括奥运T恤衫、圆珠笔、钥匙扣、五环胸花、明信片等,我觉得最珍贵的是萨马兰奇亲笔签名的照片,我已经把照片过塑放在家里显眼位置展览。”

通信16年后终于见到了他

因奥运结缘后,张晏生在他与萨马兰奇通信16年后终于有了见面的机会。2007年6月24日,国际奥运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已经卸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职务6年的萨马兰奇将出席开幕式,而张晏生也受湖北一家企业之邀前去参加。当天,由于想见萨马兰奇的人太多,现场警戒相当严。在拥挤的人流中,张晏生把萨马兰奇寄给他的亲笔签名照片和信件高高举起,并一再向警察说他是萨马兰奇的老朋友,最终得以进入场内。

而由于此前两人从未见面,萨马兰奇在见到张晏生的瞬间有些发愣,在张晏生再次出示了萨马兰奇的信件后,萨马兰奇才认出他,并笑着向他点头。不过,由于与萨马兰奇握手的人太多,张晏生用力挤上前也只摸到萨翁的手指。幸运的是,第二天,有关部门安排张晏生在北京王府井饭店总统套房与萨马兰奇见面,畅谈情谊,时间为15分钟。此后,张晏生还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在北京又见到了萨马兰奇。

“在我和萨马兰奇20年的‘奥运’交往中,我最大的两个愿望是:去为萨马兰奇做90大寿;把他请到湖北武汉来看看。可如今,这两大愿望都成了我的终身遗憾。”对于萨翁的去世,张晏生异常伤心,在刘超英、赵晓凯两位朋友的帮助下,张晏生在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东四奥林匹克广场向两尊塑像献花,寄托哀思。

方鸿 “萨马兰奇”民间收藏第一人

鸿雁结缘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在奥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从报纸上看到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的照片,我就想‘我也要让他给我颁个奖。’”饭桌对面的方鸿,相貌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些,而当时他更加年轻,只有22岁。方鸿的想法被同事们知道后,得到了大家的嘲笑,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妄想”。

执拗的方鸿找来一本英汉词典,几乎是七拼八凑地写出了一封英文信,并和一套中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的纪念邮票一起寄给了萨马兰奇。“我知道他喜欢集邮,我就把这套中国的金牌纪念邮票一起寄给他了。”四个月后,方鸿竟然接到了萨马兰奇的回信和亲笔签名的邮票,“这是他颁给我的具有特殊意义的金牌。”

从此,方鸿同萨马兰奇结缘,萨马兰奇也多了一位中国“笔友”。“萨老和我成为朋友后很长时间,他才告诉我第一次给我回信,是因为我是第一个给他写信的普通中国人。”方鸿回忆说,“从那以后,他就经常给我写信,还给我寄来了各种体育手册,培养我对奥林匹克的兴趣,并且鼓励我有什么不懂的就向他请教。”

“记得有一次他给我寄来一面旗帜和一套邮票,邮票上是几个陶罐,陶罐上有各种裸体的人在做体育运动。我不懂这是什么,就写信问他,他告诉我旗帜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运会会旗,邮票上印的是古希腊的陶罐,上面记录的是古代奥运会。”方鸿告诉记者,“我从他那里知道了原来一千多年前还有个奥运会,原来现代奥运会是全世界和平的节日。是他给我打开了一扇门,带我进入了奥林匹克的世界。如果没有他的第一次回信,到现在我也许就是一个普通的集邮爱好者。”

两度见面

2006年3月的一天,萨马兰奇给方鸿写信,说他即将到中国参加活动,想见见方鸿这个老朋友。3月26日上午9时50分,方鸿接到了北京的来电,对方称,萨马兰奇中午1时的飞机,10时到11时期间,想见见方鸿。然而当时,方鸿还在石家庄,根本赶不到北京。第一次约会就这样错过了。

2007年6月,萨马兰奇再次来到北京,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这一次,萨翁提前托人给方鸿打电话,约好见面时间和地点。“我当时走到酒店大堂,因为安保非常严,又因为自己太激动忘记了问他住在哪个房间,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才能找到萨老。就在我急得都有点晕头转向的时候,他竟然在秘书的陪同下从我背后出现了。”方鸿回忆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天,2007年6月24日的下午,阳光特别好。他抓着我的手对我说‘方,我记得你,old friend(老朋友)’。”

突然降临的惊喜让方鸿有些不知所措,“我当时就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腼腆的老人,就是那个被全世界人民爱戴的‘世界总统’。我说我想和他照一张相,他笑着说:‘好,要怎么照才能让别人看到这张照片时,感觉咱俩更亲密些呢?’”于是,就有了一张方鸿搂着萨老的照片,“后来他的秘书私下告诉我,萨老从没让别人搂着拍过照。”

这张相片被方鸿视为珍宝,他用相片做成一枚徽章,赠送给萨马兰奇,深得老人的喜欢。“温哥华冬奥会前,萨老曾写信问我去不去,可以在温哥华见面,但是我没有去成。没想到这下就成了永别。”

方鸿原来还计划今年夏天去巴塞罗那,给萨马兰奇庆祝九十寿诞。

珍贵藏品

在和萨翁二十多年的交往中,方鸿积累了数百件萨马兰奇的签名品,这已经成为他一笔无法估量的人生财富。“萨老都说我是世界上拥有它的签名品最多的个人。”五一期间,方鸿携带部分藏品,前去南京展览,祝贺南京成功申办青年奥运会。

在所有藏品中,方鸿最看重的是一枚异常精美的襟章,“萨老在上面亲笔签名,TO MR FANG HONG”。萨马兰奇不仅将这枚襟章赠送给方鸿,还把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时他在全会上使用的签字笔也送给了方鸿。在参加最后一轮火炬手选拔前,方鸿戴上了这枚襟章,并向现场评委详细讲述了它的来历,就顺利地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

在和萨马兰奇通信过程中,方鸿得到萨翁的鼓励,还给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各体育单项组织的负责人写信,希望他们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幸运的是,在老萨的帮助下,他得到了数百封的回信。“这些藏品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一定会好好珍惜。”方鸿表示。

郭磊——

他喜欢我叫他“中国的朋友”

温哥华的冬天不太冷,满眼的绿色伴着街头狂欢的人群度过了一个精彩的冬奥会。记得当时刚出温哥华机场的时候,就有朋友开着玩笑说:“我们是来参加冬奥会吗?”

而事实证明,这个“温暖”的冬奥会对中国来讲是值得永远铭记的,短道速滑队和花样滑冰队用五枚金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气质。作为中国奥委会温哥华“中国之家”团队的成员,我在温哥华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冬奥会,其中和萨马兰奇先生的一次偶遇,也深深留在我的心中。

那是温哥华时间2010年2月13日,这一天我们的任务是到国际奥委会俱乐部(IOC CLUB)实地考察。当走进国际奥委会俱乐部以后,萨翁竟赫然坐在餐桌边。

这时我一下子激动了起来,跟我的同事说:“萨翁在呢,你看到了吗?”谁知同事说:“一进门我就看到了,很想跟他合个影。”我说:“我不仅想合影,还想请他签个名呢,我早就准备好了。”说着,从包里面拿出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门票和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纪念封。这两样东西,我早就准备好了。

能够在温哥华见到萨翁始终是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感觉前所未有。在此之前,我也收藏了萨翁的签名,但都是从藏友那里买来的。

虽然在一些公务场合见到过萨翁,但总是没有合适的时间请他签个名,他似乎总是那么忙,被大批的人簇拥着,被大批的记者包围着。能够亲自当面获得萨翁的签名是我作为一名体育收藏爱好者多年的梦想。

所以,在温哥华期间,我的包里一直放着这两件藏品,一直期待着能够见到萨翁,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一定会见到。

等到萨翁用餐完毕,我和同事一起走了过去,当他看到我们走过去的时候,有些费力地想站起来,我们快速地请老人坐下。

寒暄的时候,我们直接叫他“中国的好朋友”,他很开心,他的儿子胡安似乎很满意我们这么叫他,冲我们愉快地微笑着。此时的萨翁精神状态看上去很好,面色红润,当我们邀请他能够再来中国的时候,老人开心的笑了。

当他看到我手里拿着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时候,显得有些惊喜,我告诉他这是从收藏市场上专门买到的,特别期待能够在上面留下他的签名,老人愉快地满足了我的请求,同时在出征纪念封上签上了名字。

萨翁的签名是非常有特点的,“心电图”苍劲有力,上了年纪以后,老人签名有些吃力,因此缩减了笔画,这两份签名虽然已没有原先那么有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liyu]
添加你对新闻的热爱  
人在热爱
登录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分享至: 腾讯微博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企业服务

图说天下

推广信息